个人总结
——能动2004班韩同学
眨眼大学生活度过了一年半,在三个学期里面学到了很多关于数学、计算机、电路、物理的知识及应用,收获颇丰。虽然在高中就对这些有接触和了解,但这些内容作为通识课程,学过了才知道自己对知识知之甚少,通识课程丰富了我的知识面,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大二下学期的课程即将涉及专业基础课以及与能源专业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在这个通识学习向专业学习转变的寒假,我报名参加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物理学科线上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磁制冷效应的原理及应用,和能源学科紧密关联。6次的线上课程和多次的复盘、小组讨论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快乐,融入了思考。
现在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程本身
课程设置上,课程频率设置上很合理,每隔一天的安排能让我在课与课之间有充足时间复习。在4th、5th课程中的task的设置也能让我们及时地加强课后自主学习,这对于课程的深入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课程难度上,这六节课是由浅入深的,Paul的讲解是深入浅出的。前两节课的难度较小,能够理解90%+,进入到术语比较多、图表比较复杂的后面几节课就只能理解60%左右。但是在课后反复查看PPT截图并自主查阅一些资料之后理解程度可以达到80%。在完成了Paul布置的task之后理解程度也可以达到90%。我认为这样课上+自主学习+task的三合一模式对我学习和吸收知识非常有帮助。
课程内容上,主要涉及了磁制冷的原理以及相关应用、测量分析方法等等。Paul通过磁制冷原理与蒸汽压缩循环原理的对比清晰地引入了课程主题,由浅入深,介绍了材料的要求、计算的方法、辅助的软件等等。总体来说,Paul将他博士期间此课题的研究历程完整地讲解,步步深入,在他的引导下,仿佛我也全过程经历了一次科研,使我对科学研究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最大的收获
1. 对德国的教育体系有了大致了解
2. 对去德国进行进一步学习有了憧憬
3. 对Paul老师的部分研究过程有了一个总体了解
4. 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
5. 运用英语表达观点、讲述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
三、学习过程与感受
1. 学习笔记
2. 课程小伙伴们的合影,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面孔。但是我们经历了一个一起合作、一起进步是很愉快充实的寒假。
3.了解德国的大学体系以及亚堔工业大学(RWTH Aachen)的培养模式
4.了解德国学习的成本
5.老师推荐的参考书,但是没有途径可以买到,很可惜
6.课前预习,一些词汇的提前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7. 课上速记笔记:
记关键词,方便课后复习
记思考和疑问,在课间提问
8. Task1发言准备:
9.同组伙伴的PPT和发言准备:逻辑清晰,非常有条理。值得我学习
10.我的Task2发言PPT准备:搜索资料和辅助图片,多用类比,提前写好发言提纲。明显比第一次发言更有自信、更加清晰
11.了解了一些很先进很昂贵的测试仪器
12.一些很难懂的图,见识了一些用于数据表达的方法
四、学习之余,收获快乐
在分组讨论过程中,组内的三个同学互相配合,顺利完成了工作。我们还为我们组取了个名字叫“HeLLo World”,这句话是人类用电脑编程输出的第一段文字,代表着理工男的浪漫。同时两个单词的组成也是取自我们三名队员的名字,“H(韩Han)eLL(李Li)oW(文Wen)orld!”,取我们三名成员的姓氏首字母进行拼凑得到了这个极具理工浪漫的名字,同时也是作为华中大学子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Hello World!世界 你好!
五、融入思考
我认识到了德国的教育方式和中国教育方式之间的差异。Paul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多提问题、随时提问题,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在课程中紧跟进度,时时思考,多提问题,交流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深化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在不经意间激发一些奇思妙想,往往这就是创新的来源。
课程中我采用了电脑记笔记的方式,同时打开ZOOM和一份word文档,随时记录重点和疑问,这样的线上学习我认为是高效的,有效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和Paul、宗老师聊到了学习之外的知识,增进了彼此间的认识、增进了交流。我们谈到德国大学的生活、德国的学习氛围等等。
在课上回答问题时,我总是积极主动地“抢答”。我认为我争取到了更多机会去表达自己、检验学习成果。两次课上讨论,做了一次补充,我共计发言将近半小时,而且三次的自我表达效果是越来越好的,逻辑是越来越清晰的,信心是越来越充足的,这也是我这次课程一个较大的收获。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认为假期的这个学习经历有助于我后面在专业课的学习。一方面我对蒸汽压缩循环等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在线上课程学习中我们的自学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我也在此过程中增强了自学能力以及搜索信息的能力。我相信在日后的学习科研中,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能力是必不可缺的。更重要的是,这次课程在开阔我的视野的同时,Paul的讲述增强了我对科研领域的兴趣,更具体地对制冷以及热现象等方面的研究,更加对各种科研方法了解,对科研生活有了憧憬。
最后我想感谢讲授课程的Paul,感谢对接课程的宗老师、冷老师、孙老师等老师们,我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如果后面有相关课程,不论线上线下,只要适合我个人的发展,我都愿意再尝试一次,不断地开阔视野,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