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新闻通知    新闻动态    正文
陈建国副校长带队调研国际化建设工作:让国际化建设成为学科发展的增长点
时间: 2019-06-11   阅读数:

 

 

(通讯员 卫甜)为贯彻落实第四次党代会“实施深度合作工程”的工作部署,推进“双一流”建设国际化建设目标,更好地服务各单位国际化建设工作,5月30日-6月6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建国率队就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进行四场专题调研座谈会。

座谈采取学科分类汇报、问题答疑、集中讨论的形式,深入了解各单位在拓展国际合作优质资源、建设国际师资队伍、提升学生出国交流规模与质量等工作中的具体困难,为推进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

在理科及信息大类座谈会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物理学院、航空航天学院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学校国际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陈建国充分肯定了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在促进国际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及所取得的成绩,提出应通过凝练和宣传,让优秀的国际化建设经验和成果在全校范围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鼓励更多的学院和学科解放思想、充分发掘国际合作的资源与潜力。

在工科座谈会上,陈建国指出工科是我校特色鲜明、优势强劲的传统学科门类,各单位应积极发挥优质的学科和平台优势,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增强国际影响力,为学科建设注入新的增长点。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土木力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做经验发言。

在人文社科座谈会上,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代表踊跃发言,积极献策。陈建国建议,我校人文社科各学院应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及国际交流的基础,积聚力量,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区域合作顶级智库建设。

在医科座谈会上,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护理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单位代表就建立优质国际伙伴关系、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汇报,陈建国建议医科各应充分发扬对外合作的优良传统和对德合作的品牌效应,集中力量、主动出击,进一步深化及扩大对外交流的朋友圈。

陈建国对下一阶段国际化建设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解放思想、合理定位,在对标国际合作伙伴上既要“立志高远”也要“审时度势”,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布局一批的原则,整合资源、扎实推进“一院一校”“一校十校”项目;二是要勇于探索、完善体制机制,激励更多的学生和老师积极参与到国际交流事务中,落实英文网站的建设和更新、加快英文课程建设、实现学生出国交流数量与质量的倍增、加强中外合作联合科研平台的引导与支持,让国际化建设形成合力;三是树立“外事+”理念,让国际化建设成为常态化工作,形成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四是要服务国家战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开发优质的带路合作项目,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突破口;加大力度选派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陈建国及各职能部门代表针对各单位提出的相关问题展开详细讨论,与会人员也敞开思想,充分交流,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工作建言献策。

调研座谈会由国际交流处处长廖小飞主持,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